• 尊龙凯时


  • 0592-55587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分类
    看!厦门的明天会有多美
    发表时间:2021-11-18
    成就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

    昨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党代表们热议十二届市委报告 、十二届市纪委工作报告,共谋创新良策,共商发展大计。他们纷纷表示,十二届市委报告站位高远,科学擘画了厦门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既符合实际又反映了人民期许,目标明确,振奋人心 。


    大家结合工作实际 ,就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毫不动摇抓招商促发展等热点踊跃发言,展望厦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广阔前景。


    党代表们认真听取十二届市委报告

    图片
    关键词1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区域创新中心


    报告摘录


    “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引擎作用 ,加快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标准推进厦门科学城、嘉庚创新实验室、生物制品省创新实验室等载体建设,吸引更多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优质企业来厦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


    观点


    身处科技战线

    十二届市委报告提出的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让党代表黄颖感到非常振奋


    高标准推进厦门科学城建设是推动厦门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的一个重大举措。目前尊龙凯时已经完成了厦门科学城的空间布局和战略规划 ,34平方公里的厦门科学城将成为厦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引育新型研发机构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抓手。”黄颖说,十二届市委报告非常具有前瞻性,不仅为全市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 ,也对未来科技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近期 ,厦门有2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作为科技工作者将继续吹响奋进号角,坚持“强科学、育产业 、优服务、建新城” ,全力建设“科产城人用”高度融合的厦门科学城。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大力集聚高能级创新资源 ,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国际国内开放交流合作等,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为“高素质更具实力”贡献科技力量 。


    举措

    近五年来

    厦门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系统性跃升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考核评估

    厦门片区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

    厦门创新能力指数

    居全国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第11位

    接下来

    市科技局将认真按照党代会要求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注重顶层设计引领 ,践行科技创新城市全局发展核心战略 ,加快“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厦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标志性 、抓手型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深化先行先试探索 ,有力有序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 、需求导向,最大限度激励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加快建设重大创新载体,补足创新资源短板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生物制品省创新实验室等载体建设 ,实现区域创新力量结构性调整;


    打造全链条培育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的“全周期”梯次培育体系;


    加强前瞻布局培育,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将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图片
    关键词2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报告摘录


    “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 、新材料和新能源 、海洋高新等产业,前瞻布局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赛道,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


    观点


    十二届市委报告提出的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让党代表赵雅青

    对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充满期许


    在赵雅青看来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加强对产业的研判 、优化顶层设计。“要对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更充分的了解、更深刻的研判,包括哪些产业强哪些产业弱,缺什么产业。要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施策,补短板、强长板 、育新板。”赵雅青建议,“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创新引领,掌握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 ,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企业高校院所等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建设高能级科技平台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赵雅青表示,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对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要加强对科技人才扶持精准施策 、重视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与时俱进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同时要前瞻布局未来赛道 ,持续推进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举措


    战略性新兴产业

    代表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前进方向

    是支撑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有优势、有需求、有动力 ,今年10月我市发布《厦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发展“5+X”重点领域,明确了发展目标。


    下一步

    市发改委将深入贯彻市党代会精神

    突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

    引导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增长极


    一是要建集群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着力提升生物医药 、新型功能材料、新型显示器件 、集成电路、信息技术服务等一批国家级 、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支持天马6代AMOLED、联芯、厦门时代等重点企业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二是要强创新 。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布局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 、生物制品省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鼓励本地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创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支持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


    三是要优生态。实施营商环境改善提升工程 ,发挥好火炬高新区、生物医药港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适时发布一批新兴产业场景应用“机会清单”与“能力清单”,大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图片
    关键词3

    毫不动摇抓招商促发展

    报告摘录

    “突出科学精准专业化招商,优化招商机制和方式 ,提升招商实效。着力招大引强 ,引进更多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关键环节项目 ,不断厚植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优势。”

    观点


    “近年来,国贸控股集团立足厦门产业布局和企业自身特色 ,以资引资,强强联手,在全市招商引资大局中主动担当作为 。公司牵头投资的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项目 ,已进入投产准备阶段;与艾迪康共同出资成立的医学检验实验室 ,在疫情期间发挥突出作用;与京东合资建立的数字科技公司,正通过数字科技服务实体产业 。


    党代表许晓曦表示 ,国贸控股集团将继续发挥国企所具有的多行业、多业态 、高质量的合作伙伴资源优势,为厦门精准招商、以商引商,积极引进更多的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推动厦门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群。他建议厦门市精准打造厦门新兴产业的投资平台,发挥厦门国企在投融资、企业管理、行业融合促进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发展壮大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不懈抓招商促发展、抓经济促全局 ,关系到未来5年我市的发展大局。”


    党代表陈添友表示 ,这次党代会更加坚定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审计人,尊龙凯时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委工作安排上来,加强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并从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等角度切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项目落地落实、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工作 ,促进高质量发展 ,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献策献力 。


    举措


    一段时间以来

    厦门各级各部门

    始终保持抓招商促发展 、

    抓项目增后劲的浓厚氛围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加快策划引进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精准招商水平

    持之以恒推进大招商、招大商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落地高能级项目364个 ,总投资2753.9亿元。宁德时代、雪松供应链、中通快递东南智慧供应链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中航锂电、士兰集科、玉晶光电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 ,下一步我市招商部门将继续加强重点项目跟踪督办,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及时开展项目协调调度 ,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到资 、早投产 。同时将适应专业化精准招商要求,打造一支讲政治顾大局、懂经济会谈判、专业精能力强的复合型专业招商团队。


    在加快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方面 ,按照重点发展产业指导手册及产业发展路线图 ,推动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有效实施 ,统筹推进产业链发展 、招商引资 、项目推进、产业生态营造等工作,加速产业链补链、延链 、强链。


    在挖潜增量推动外资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强外资项目跟踪推进,促进落地到资,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和政策引导,协调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提升企业在厦投资发展信心 ,促进一批项目尽快落地、到资。


  • XML地图